
SERVICE PHONE
13678545022发布时间:2024-11-29 17:41:55 点击量:
9月14日至21日,国际柔联学院UCJI教练员证书实践课程培训班在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举行,来自全国的31位正式学员参与本次培训。这是国际柔联柔道学院首次在中国举办教练员培训班。
本次培训由国际柔联柔道学院、中国柔道协会主办,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承办,得到了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的支持,旨在推进柔道项目改革振兴,切实加强柔道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国际化、标准化培养。
本次培训邀请了国际柔联柔道学院资深讲师开展实践课程培训,可谓是大咖云集。培训团队由马耳他柔道联合会主席、IJF学院院长恩维克·加利亚亲自带队,国际柔道联合会发展委员会主任、柔道红带十段鲁吉,IJF学院机构负责人帝博尔·科兹拉博士,IJF著名学院教师斯拉维萨·布拉迪奇博士以及三位柔道奥运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荷兰选手马克·惠津加,2008年北京奥运冠军意大利选手金塔瓦莱·朱利亚,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斯洛文尼亚选手蒂娜·特尔斯滕贾克。按照UCJI实践课程要求,在为期5天的培训时间里,他们对学员进行体能、柔道基础以及100个柔道技术动作和投之形的培训和考试。这也是国际柔联首次在中国开展柔道形的培训与推广。
据主办方介绍,报名参加学习的正式学员需已通过国际柔联学院UCJI网络课程和急救证书学习,并进入国际柔联柔道学院认可名单。完成本次培训所有培训和考试的正式学员将获得国际柔联柔道学院颁发的UCJI教练员证书。本次培训首次开放了20个名额的旁听学员,他们不参与课程正式练习,但可在垫旁观摩讲师授课和正式学员练习,完成全部课程观摩及学习体验课后,将颁发参训证书。
在学员构成方面,来自全国的31名正式学员以教练员为主,包括部分裁判员,其中5名学员来自中国香港。20名旁听学员来自国家青年队共建省份的体校与俱乐部。上海共有8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包括了国际级裁判、教练员、运动员(即将转型当教练)、柔道传统学校体育老师和社会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教练员。
前国际柔道联合会秘书长、现任国际柔道联合会发展委员会主任、全球仅有的三位柔道红带十段高手鲁吉用三个“VERY GOOD!”来形容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崇明世界级体育训练基地的设施和对本次培训班所做的保障。他表示,本次培训的目的是帮助中国柔道教练员和从业者了解柔道的精神内核和所有技术动作,进一步帮助中国来发展柔道运动,让中国的竞技柔道恢复到原来的优势地位。
对于中国学员的表现,鲁吉给予高度肯定:“这几天大家的培训都很紧张,时间课程的安排都很紧,虽然强度有些大,但我能看得出中国学员们一直有他们的精神内核在,不仅自身很努力学习,彼此之间也互相帮助。”
鲁吉认为,柔道除了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和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柔道区别与其他体育运动最大的特征。除了训练外还有精神层面的教育,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应当进一步普及到人群中,开展群众性柔道和青少年柔道普及。“根据我们的统计和研究,在一些国家,练习柔道的人口能达到总人口的1.5%,例如法国。”据鲁吉介绍,不同的国家提升柔道人口的方式各有不同,“比如说日本是在大学里开展柔道项目的培训,形成了较好的校园培养体系;而法国则是在社会俱乐部里开展柔道项目的培训。”
在为期5天培训里,学员每天参与上午、下午两场培训,一天培训时间达到6小时,训练100个技术动作,最后还要进行抽签考试。对此,本次培训班的学员代表、柔道国际级裁判、中国首位专业柔道女性奥运裁判、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拳击跆拳道运动中心书记张光玥表示:“这次授课的内容非常精细,甚至细到关节肌的角度、方向和作用力的准确性,这些都帮助学员学会做正确的柔道技术动作和正确的执教理念。这次培训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柔道的原则和规律性,尤其是看到红带10段的鲁吉,让我感到柔道可以作为终生学习的事业。”两位柔道奥运冠军还特意分享了得意技的训练和使用方式及相应的反攻技术等,给学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张光玥表示,“对于大家来说,首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培训班也是一种挑战,但很庆幸,我们的学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体现了尊重、自信、合作的奥林匹克柔道精神。”
根据国际柔道联合会推广柔道标准化的要求,未来参加所有国际柔道比赛,担任临场指挥的教练员都必须持有国际柔道联合会颁发的UCJI教练员证书。因此,本次培训班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意义非同一般,不仅是一次业务能力的学习与提升,更是中国柔道项目与国际接轨,更新理念,提升推广深度,全方位比学赶超的一次重要实践。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拳击跆拳道运动中心主任高晓东表示,中心下一步将结合承办的中国柔道国青队训练营和日常的中心教研组活动,通过一二三线贯通方式打开眼界,努力把握新规则、新方向,更新训练理念,跟上国际发展趋势,推动上海柔道项目高质量发展。